文化中国行|辽宁大连蛇岛—老铁山:“万猛日”背后的变迁

时间:2024-10-06 18:09   阅读量:7003   内容来源:新华网   

秋高气爽,记者走进辽宁大连蛇岛—老铁山候鸟栖息地。望远镜里,凤头蜂鹰、赤腹鹰、红脚隼等数百只猛禽在空中盘旋,成群结队飞越渤海海峡。

9月23日,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日记录迁徙猛禽11175只。“这是中国大陆在秋季猛禽监测中首次单日记录过万只猛禽。”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平激动地说。

辽宁大连蛇岛—老铁山候鸟栖息地位于辽东半岛南端,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,是候鸟飞越渤海海峡的最近通道。每到秋季,成千上万只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的候鸟在此觅食休息,补充体能后再一路向南飞抵越冬地。

9月23日,猛禽成群结队从老铁山迁徙过境。

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。今年7月,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(第二期)成功申遗,辽宁大连蛇岛—老铁山候鸟栖息地作为组成部分,入选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目前,保护区共有鸟类375种,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1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5种,最具代表性的是对环境高度敏感的猛禽。“自2018年开始进行秋季猛禽监测以来,保护区记录的猛禽数量逐年上升。”王小平说。

保护区9月23日单日记录猛禽数量破万,9月24日再次出现“万猛日”,单日监测记录猛禽超过1.7万只。猛禽数量上升,背后是人类与候鸟关系的多重变迁。

——从捕鸟到护鸟。今日的候鸟天堂,昔日却捕鸟成风。老铁山地区自古有捕鸟、贩鸟、食鸟的传统,当地百姓曾世代以捕鸟为生。

1980年,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。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林希震告诉记者,那时每到秋天,工作人员就要在山林间跟捕鸟人“打游击”。“树林里有层层捕鸟网,地上有‘灯照’,有‘叉子’引诱,整个秋天光捕鸟网能收缴五六千片。”

在老铁山划定核心区实施严格封闭管理,对重点区域加强巡护力度,协同森林公安、林业、市场监管和属地街道开展联合执法,严厉惩处偷猎行为……这些年保护区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护鸟举措。

与此同时,护鸟手段更加丰富:视频监控、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被用于日常巡查;广泛开展爱鸟、护鸟宣传,转变公众意识;招募社会志愿者参与鸟类救护,扩大护鸟范围。

9月23日,一只普通鵟飞越老铁山。

多方努力下,偷猎野生鸟类的现象逐年减少。2022年,保护区首次实现“无网”目标,收缴捕鸟网具数量为零。“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不懈努力,目标终于实现了。”王小平说。

——从护鸟到救鸟。捕鸟的人没了,救鸟的人多了起来。

2016年,老铁山猛禽救助中心成立。记者在这里看到,手术室、X光机、无影灯等各类设备设施一应俱全,20多只伤病鸟类在病房养伤,还有一些在康复区进行野化训练。

这是9月23日拍摄的老铁山猛禽救助中心的手术室。新华社记者宋佳 摄

“鸟儿刚接到中心,我们会做全套检查,包括测体重、观察羽毛完整度、是否有外伤等等。”唐连友说,之后可能会用X光机拍片判断是否骨折,做血检排查是否有炎症感染,必要的话也会给鸟儿手术治疗。

记者采访当日,救助中心正在举办放飞活动。一只苍鹰和两只红隼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后达到放飞条件。只见工作人员依次为它们戴上不同型号和编码的金属环,测量翅长、体长、尾长等体征,记录下数据,再将其放飞。鸟儿展翅飞向空中,不一会儿就飞离视线。

据了解,老铁山猛禽救助中心近年来共救助鸟类350余只,包括红隼、苍鹰、红角鸮等,放飞鸟类210余只,超过60%的鸟类经救治康复后放归野外。

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以申遗成功作为保护的新起点,继续加大保护力度,提升保护能力和水平,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。同时,将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,借鉴先进经验守护好这份全人类共有的自然瑰宝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推荐内容
  • 个性插混即将逆袭?试驾凯翼昆仑iHD

    个性插混即将逆袭?试驾凯翼昆

  • 体验纯电超跑SUV魅力多国驻华使节盛赞路特斯ELETRE

    体验纯电超跑SUV魅力多国驻

  • 全新BMWM5高性能轿车全球首发

    全新BMWM5高性能轿车全球